足三里穴是「足陽明胃經」的重要穴位,該穴一直是中醫學者和養生者最常用的一個 保健大穴。俗語說:「 若要安,三里常不干」, 「 艾灸足三里,勝吃老母雞」之說。
穴位定位方法:
精準取穴:取穴時,將膝關節彎曲成直角后,由 外膝眼向下量 4橫指,在腓骨與脛骨之間, 由脛骨旁量1橫指(拇指寬度)即是。
快速取穴:站位彎腰,同側虎口圍住髕骨外緣,余四指向下,中指指尖處即是。
穴位刺激方法:
①拇指按揉足三里:用 拇指指面著力于足三里穴位之上,垂直用力,向下按壓,按而揉之。 其余四指握拳或張開,起支撐作用,以協同用力。讓刺激充分達到肌肉組織的深層,產生酸、麻、脹、痛和走竄等感覺,持續數秒后,漸漸放松,如此反復操作數次即可,每次3-5分鐘。也可以用鈍器(如刮痧板的末端)按揉穴位。
②捶打足三里:手握空拳,拳眼向下,垂直捶打足三里穴位。捶打之時,也會產生一定酸、麻、脹、痛和走竄等感覺,反復操作數次即可。每次3-5分鐘。
③艾灸足三里:艾灸足三里保健最經典的保健方法。常灸之保健防病、延年益壽,「三里灸」能祛病延年,為強壯保健要穴,所以歷來稱三里灸為 「長壽灸」。
艾灸操作方法 :對足三里施灸時,取清艾條一根,將其點燃后,靠近足三里熏烤,艾條距穴位約 3厘米,如局部有溫熱舒適感覺,就固定不動,每次 灸10~15分鐘,以灸至局部稍有紅暈為度,隔日施灸1次, 每月灸10次即可。
臨床功效:
①常灸之保健防病、延年益壽;
②善調脾胃功能,用于各種胃腸疾病:培補后天,用于治療急慢性胃炎、胃痛、腸鳴腹瀉等
胃腸病證, 但胃酸過多空腹伴有燒心者不宜灸足三里。
③具有活血通絡、強壯筋骨之功效:用于下肢痿痹證,能增強下肢體力,防治下肢腫滿、腰 膝酸痛、軟弱無力等。
④補益腎氣:用于腎虛諸證。諸如耳鳴、眩暈、腰痛、尿頻、遺尿、小便不通、遺精、陽萎、早泄、哮喘等有效。
代表者: 土屋千冬
郵便番号:114-0001
住所: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
資本金:2,000,000円
設立日:2023年03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