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里的牛奶保質期那麼長,肯定是添加了不少防腐劑」
「牛奶都是添加了各種激素的,尤其是生長激素和性激素,小孩子最好不要喝太多」
「聽說牛奶里有致癌因子,喝多了對致癌」
「牛奶是西方人喝的,中國人不適合喝牛奶」
一直以來,關于牛奶都有各種傳言,那還能不能好好地喝牛奶?小九今天就來和大家聊一聊。
經常喝牛奶的人想必都知道,有些牛奶的保質期只有7天,有些卻可以到6個月時間。這讓人不禁有點擔心,保質期長的牛奶是不是因為添加了防腐劑所以日期較長?
牛奶的保質期長短其實是和它殺菌方式和包裝方式有關,目前常用的牛奶殺菌方式有兩種。
一是巴氏殺菌法。它是在60~85℃的低溫下殺滅牛奶內的致病菌,這種低溫殺菌法可最大程度保留牛奶內的營養成分,但缺點是保質期較短,一般只有幾天時間,且需要冷鏈運輸。
二是超高溫滅菌技術。該方法是將牛奶瞬間加熱到135~150℃,持續2~6秒,這樣一來可以殺滅牛奶內的細菌,同時可讓牛奶保質期保持在6~12個月不等,也可以常溫儲存。
那巴氏牛奶和常溫牛奶哪一種好一點?
從 營養和口感層面上來看, 巴氏殺菌法都略勝一籌。因其在滅菌時的溫度較低,相對保留的營養會更多一些,且可以減少揮發性強、含量低的風味物質損失,牛奶的風味也會更好的保持。
需要注意的是, 牛奶在開封后24小時內要盡快喝完,不要長時間放置。
近年來,關于牛奶的傳言有非常多,甚至有說法稱牛奶喝太多會致癌,這是真的嗎?
2022年5月,由牛津大學、北京大學和中國醫學科學院等研究機構聯合開展的, 一項歷時11年涉及50多萬國人的研究表明:與幾乎從不喝牛奶的受試者相比, 每天多攝入50g牛奶,總體患癌風險提高9%。
但該研究 存在一定的漏洞,研究所處的2004~2008年是我國經濟高速發展的時期,人民的生活方式也發生較大改變,這些也可能會影響癌癥發生風險,且研究中所使用的奶制品與其他奶制品之間是否有區別沒有明確指出。
同樣,美國洛馬林達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對 28737名沒有患癌的男性進行為期 7.8年的追蹤隨訪,結果發現相較于奶制品攝入低的受試者,攝入量 較高的 男性罹患 前列腺癌的風險會顯著升高。
在隨訪過程中,共有 1254例受試者新發前列腺癌。通過對比發現,相較于每日僅攝入 20.2g乳制品的受試者,每日攝入 430g的受試者, 罹患前列腺癌的風險會增加26-27%。
但喝牛奶和患前列腺癌的風險并非是正相關, 每天喝50g牛奶會導致前列腺癌風險顯著增加。但每天 喝150、300g的受試者,罹患前列腺癌的風險 區別并不大。
研究人員在排除了牛奶種的脂肪、鈣等元素對患癌的風險之后, 懷疑是牛奶中的性激素含量導致的,但目前的作用機制尚未明確。
那對于國人來說, 是否還能喝牛奶呢?那是當然能喝的,根據我國膳食指南推薦,成人每日應攝入 300~500ml牛奶或相關的奶制品。
生活中,我們要警惕一些「假」牛奶陷阱,避免花了高價還買到了飲料,食用過量還會威脅健康。
1、乳飲料
乳飲料多是稀釋后的 牛奶加上糖、食用香精、水等調配而來的,它其實都不能稱之為奶,更多是 含糖的飲料。飲用這種牛奶不會讓身體補充營養成分,還會讓 血糖上升、身體肥胖,對健康很不利。
2、植物奶
植物奶是指杏仁奶、燕麥奶扥,這類奶制品是 將谷物、堅果等加水攪碎后得來的,其實并不是牛奶。其 含有的蛋白質和鈣含量比牛奶低許多,無法起到代替牛奶的作用。但對于乳糖不耐受的人群,日常還是可以選擇植物奶飲用代替牛奶。
3、調制乳
常見的 花生奶、核桃奶都屬于調制乳,雖然主要成分還是奶,但除了奶之外會 添加大量的添加劑,其中香精的添加量非常多,真正含有核桃的量十分有限。與其喝這些調制乳來補充營養,還不如多吃點核桃、紅棗來得實際。
如何挑選適合的牛奶?
看儲藏條件:家里 有條件冷藏的,可以選擇 巴氏殺菌法的牛奶,如果沒有的話,則可以選擇可常溫儲存的牛奶。 看脂肪含量:全脂奶保留了牛奶內的全部脂肪成分,通常含量在3%以上,相對而言奶香味和口感都會更濃一些。脂肪含量越低的牛奶,香氣和濃厚感也越低。對于 普通人來說, 日常可以選擇飲用全脂奶,但對于飲食熱量需要控制的人,則可以選擇另外兩種牛奶。
蛋白質含量:牛奶內的主要成分就是 鈣和蛋白質,蛋白質含量高的牛奶鈣含量也比較高,日常可根據自己的消費能力盡量選擇高含量的。 看乳糖含量:乳糖不耐受的人群喝牛奶后容易出現腹脹、脹氣、腹痛等表現,這類人群可選擇低乳糖、無乳糖的牛奶。一些罹患 腸炎、腹瀉的人群,也 不建議喝含乳糖的牛奶,否則容易加重身體的不適。
牛奶作為膳食營養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對于大部分人來說都可以喝,不要因為一些莫須有的謠言而影響自己的生活。
代表者: 土屋千冬
郵便番号:114-0001
住所: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
資本金:2,000,000円
設立日:2023年03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