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養生菜餚
養生訣竅
中國癌癥高發,是豬肉吃多了?專家提醒:豬的3個部位,盡量少吃
2023/06/27

52歲的王叔是個「肉食黨」,而且尤其喜歡豬肉。最近朋友老李要來家里做客,王叔就特地去菜市場買了最新鮮的豬肉,做了一桌好菜。可是餐桌上,老李其他菜都吃了, 唯獨沒有碰豬肉

王叔見此景有些不悅,飯局結束后,王叔還是忍不住說出了心中的疑惑:「是我炒的豬肉不好吃嗎?」

老李連忙擺手,「不是不是,不過是早前看過文章,說 我國癌癥高發與吃太多豬肉有關系,所以現在我都很少吃豬肉了。」

王叔不解,「吃豬肉和癌癥有啥關系?你看我吃了那麼多年豬肉,還不是健康得很。」

豬肉是國人餐桌上最常見的食物之一,而且豬肉的烹飪方式多種多樣,深受大眾喜歡。但現在網上卻流傳著「癌癥高發和豬肉吃太多有關」的言論,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一、中國癌癥高發,是豬肉吃多了?

現代人生活條件變好了,雖然物質豐富,但中國人對豬肉的熱情仍舊不減少。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相關數據,2017年全球范圍內豬肉的消費量達到11103.4萬噸,而中國的豬肉消費量達到5487萬噸, 占比49.6%。也就是說,中國人吃掉了全世界一半的豬

另外,美國農業部所提供的數據指出,2018年全球范圍內豬肉消費量為112584千噸,而中國則達到56115千噸, 占比50%,是名副其實的豬肉消費大國

而在2015年,世衛組織宣布將豬肉等紅肉歸入 「2A類致癌物」,此消息一經發布就引起熱議。研究人員發現紅肉飽和脂肪酸要比白肉高,過量食用會增加肥胖、結直腸癌和全因死亡的風險。

這樣看來,我國癌癥新發病例之所以高居不下,是吃太多豬肉惹的禍?事實并非如此。

首先,紅肉致癌只是對實驗動物有充分數據,但 對人類致癌的證據有限。換言之,人類食用紅肉可能會致癌,而并非絕對致癌。

其次,世衛組織提出紅肉屬于2A類致癌物, 并不是說紅肉完全不可食用,只是建議大家不要過多食用。

最后,我們在生活中 仍可適量食用豬肉等紅肉,這是均衡膳食的要求。而癌癥的發生是環境、遺傳、不良習慣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大家不必因為豬肉等紅肉是2A類致癌物而因噎廢食。

二、豬肉選購指南:這7種豬肉,肉攤老闆自己都不吃

對于吃這一件事,中國人是認真的,清炒涼拌紅燒燉煮,總有辦法讓豬肉做得美味可口,但是要注意的是,專家建議這7種豬肉還是少吃為妙。

1、摸起來黏手的豬肉

豬肉 變質后會滋生大量微生物,且微生物代謝物會讓豬肉表皮發黏性。

2、表面無光澤的豬肉

表面呈現灰色或暗紅色,切面深褐色或安徽的,表皮脂肪呈淡綠色且有污穢,這多半是 不新鮮的豬肉。新鮮的豬肉應該是淡粉色或淡紅色,表皮肥肉是有光澤感的白色。

3、肥肉層太薄的豬肉

含瘦肉精的豬肉皮下肥肉層偏薄,肌肉纖維也較疏,雖然外表鮮亮,但不建議購買。

4、按壓無彈性的豬肉

儲存過久的豬肉其蛋白質脂肪會被分解,肌纖維被破壞后,豬肉也會失去彈性。

5、毛根發紅的豬肉

豬毛顏色發紅說明是 病豬,健康豬的毛根是白凈的。

6、有異味的豬肉

新鮮豬肉帶有肉類鮮香氣味,而帶有腐臭味的豬肉多是 腐敗變質的。

7、來路不明的豬肉

來路不明與未經檢驗的豬肉很可能是 病豬肉,不宜購買和食用。

來自 美國普渡大學農業與生物工程系食品工程的云無心博士提醒大家,一定要到正規豬肉售賣點,如超市、鮮肉店、農貿市場等購買豬肉,這些豬肉是經過檢驗檢疫才被允許上市銷售的。

目前市面上的豬肉主要分為 熱鮮肉和排酸肉,像常溫下銷售的多為熱鮮肉,而冰柜銷售的則為排酸肉。從安全性和風味口感來說,排酸肉會優于熱鮮肉。

三、專家提醒:豬的3個部位,盡量少吃

豬身上的部位眾多,中國人總能將它們做出不同花樣,而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生物技術博士劉晶晶表示,豬身上的三個部位,最好不要多吃。

腎上腺:豬腎臟前方的「小腰子」,誤食可引起噁心、頭暈頭脹、心慌等急性 中毒癥狀。 淋巴結:分布在豬的全身,也叫花子肉,為豬病變轉移為明顯的地方,因而病菌和毒素含量最高,誤食容易患上 傳染病甲狀腺:豬氣管喉頭前下方的「栗子肉」,誤食可引起心慌氣短、頭痛耳鳴、心律失常、腹痛腹瀉等 不適

豬肉等紅肉的確被世衛組織歸類為2A類致癌物,但也僅說明豬肉有致癌的可能性。并且世衛組織的本意并不是讓大家完全戒掉豬肉,而是要適量吃。

畢竟豬肉等紅肉還是有對人體有益的營養成分,我們日常的飲食更應該注重均衡營養,切莫因噎廢食。

肖戰國慶佳節迎三大喜事!一部劇奪得「雙冠」,偷稅問題也被澄清
2023/10/03
鄭少秋夫婦證實長女去世,妻子發聲滴水不漏,被甄妮痛批不配當爹
2023/10/03
撒貝寧一家4口被偶遇,4歲兒子越長越像父親,混血女兒疑被忽略!
2023/10/03
要求中國人向世界道歉,被央視開除的阿丘,如今的現狀咎由自取
2023/10/03
她因太漂亮被趙本山看中,卻因「潛規則」被雪藏,如今37歲怎樣了
2023/10/03
楊穎事件造成跟風!未成年辦脫衣趴,家長實名舉報兩人誤導青少年
2023/10/03
藏了8年才公開身份,一年兩億零花錢,她的故事遠比你想得更精彩
2023/10/03
面對強勢的GLE跟Cayenne,BMW X5改款之後能殺出重圍嗎?
2023/10/03
湖人訓練營媒體日綜述,詹姆斯穿回23號,里夫斯晉升為第三巨頭
2023/10/03
66歲陳美鳳宅在家打掃「曬狂野臥室照」單身豪宅內部曝光「客廳好有質感」,網友狂羨慕:真氣派!
2023/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