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歲的羅先生是一家宵夜店的老闆,平日生意火爆,常常忙到凌晨4、5點才收攤。然而近日,羅先生發現自己總是 感覺到身體疲憊,還伴有腰酸背痛等問題,即便關店休息了幾天,也沒有緩解,于是到醫院檢查了一番。
檢查結果顯示為蛋白尿二甲,且尿酸水平也有升高情況,醫生建議用藥物控制。為了控制尿酸,羅先生不敢再吃各種肉類和肉湯,改為開始吃素,比如一些 豆制品、菌菇、萵筍、豆芽等等,將自己愛吃的一些素菜加上調味,用來下飯也是一絕。
就這樣吃了大概一個月之后,一天起床,羅先生突然感覺關節痛得厲害,站都站不住,去到醫院被告知是痛風發作了。
羅先生很是納悶,自己明明都已經不敢喝酒,不喝肉湯,怎麼到最后還是控制不住尿酸?
據統計,我國約有2億人左右患有高尿酸血癥,那尿酸和痛風有什麼關系?尿酸升高會帶來什麼影響呢?
尿酸是人體代謝的產物,人體每天合成尿酸約700毫克, 約80%通過腎臟由尿液排出,20%通過胃腸道用糞便排出。當尿酸產生過多或排泄減少,就可能導致血液中尿酸含量升高,形成高尿酸血癥(也就是尿酸高)。
提到尿酸高,大家都會聯想到痛風。確實,尿酸與痛風的發作高度相關,但尿酸高并不等于痛風。
人體對于尿酸是有承載量的,當尿酸過多,容器裝不下,就會溢出來,這種溢出的物質就叫尿酸鹽結晶。當這種晶體「游」到了關節及其周圍組織或腎臟,就會導致痛風性關節炎,也就是痛風。
實際上,發生痛風的機率, 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高尿酸血癥患者。
是什麼導致了尿酸的升高?尿酸生成增多,主要與三大原因有關。
一是與機體內源性嘌呤的產生增多有關,如銀屑病、溶血性疾病、白血病等; 二是與外源性食物中嘌呤增多有關,如食用動物內臟、豆制品、海鮮和啤酒等。
三是與體重變化有關,研究發現超重或肥胖人群,血液中的血尿酸水平濃度也會顯著升高。
尿酸升高的同時,會「禍害」體內的其他器官——
首先是關節,痛風患者往往會在深夜出現 關節呈撕裂樣、刀割般的疼痛,常伴紅腫,嚴重時影響走路。
其次是腎臟,尿酸主要通過腎臟排泄,當大量尿酸接近沉積雜腎小管、間質等處,就可能造成急性尿路梗阻,可能誘發急性尿酸性腎病。此外,尿酸還會引起代謝紊亂,以及血管損傷風險。
上文我們提到,食物中的嘌呤也與尿酸升高有關。那麼哪些食物,是嘌呤大戶呢?
根據食物嘌呤含量不同,一般可以分三個等級:
低嘌呤食物:每100克食物含嘌呤小于25毫克; 中嘌呤食物:每100克食物含嘌呤25-150毫克; 高嘌呤食物:每100克食物含嘌呤150-1000毫克。
食物中嘌呤的含量大致存在一個規律:內臟、海鮮>肉類、豆類>主食、谷物>蔬菜、水果
素食中的菌菇類、西蘭花、花椰菜、黃豆芽、豆苗、蘆筍等,都是「嘌呤大戶」,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八醫學中心營養科主任左小霞表示,這些素菜也會升高尿酸,誘發痛風,因此也要適量控制。
此外,以下幾種不少人都愛吃的食物同樣也是「嘌呤大戶」
1、酒精
酒是導致痛風發作的主要原因,酒精代謝時會促進嘌呤的分解,同時產生的乳酸也會與尿酸增多排泄通道,從而使體內的尿酸水平升高。
2、海鮮
大部分海鮮當中的嘌呤含量都比較高,過多攝入這些食物,就會導致血尿酸濃度升高,誘發痛風發作。
3、紅肉和動物內臟
動物內臟當中的嘌呤含量更高,甚至比普通肉類高,如 動物心臟、肝臟等,日常應盡量少吃。
4、燒烤及油炸食物
雖然燒烤油炸食物非常美味,但這些食物對健康也會產生不利影響。 燒烤食物富含大量脂肪,會產生反式脂肪酸,影響血脂,甚至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發生幾率,因此平日應盡量少吃。
一般體檢出高尿酸,醫生大多建議用降尿酸藥治療。但有些患者明明無癥狀,也需要接受治療嗎?
高尿酸血癥一經確診,就應該控制飲食,而經過研究發現,即便通過嚴格飲食控制,也只能降低不到100μmol/L,所以藥物治療才是降尿酸的主要方式。
因此 當血尿酸>9 mg/dl(540μmol/L),就需要開始用藥物進行尿酸治療,治療目標為<7 mg/dl。但需要注意,無論什麼情況,尿酸都不應該降至3 mg/dl(180μmol/L)以下。
要想控制好尿酸水平,以下幾點也很關鍵:
飲食控制
高尿酸是吃出來的「富裕病」之一,飲食治療是控制高尿酸血癥和痛風的首選。對于高尿酸人群,應控制富含高嘌呤食物。
規律運動
鼓勵堅持適量運動,建議每周至少進行150min中等強度運動。
控制體重
肥胖增加發生痛風風險,減輕體重可以有效降低血尿酸水平。
堅持藥物治療
在痛風急性發作期,除了需要休息、抬高患肢、避免受累關節負重等以外,也要注意針對性使用碳酸氫鈉片、雙氯芬酸鈉等非甾體抗炎藥等,幫助緩解癥狀。
痛風患者切勿「好了傷疤忘了疼」,有癥狀時,才管住嘴,當癥狀一緩解,就大吃大喝,這種做法是痛風治療大忌,只有讓尿酸水平長久維持在正常范圍,才能保證身體健康。
代表者: 土屋千冬
郵便番号:114-0001
住所: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
資本金:2,000,000円
設立日:2023年03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