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剃發令」,規定:「凡是清軍所到之處,無論官民,限期十日,盡行剃頭,削發垂辮,不從者斬。」這種剃發的行為,被清朝視為臣服的標志,百姓想要活命,就必須按照他們所說的那樣去剪發易服。
自古以來,中國人一直奉行:「身體發膚受之父母,豈敢輕易毀之?」的觀念,他們認為清朝統治者的做法是對人格的侮辱,于是奮起反抗。
但中國古代以農業作為國家基礎,絕大多數百姓都是農民,腦袋后面拖著一條長長的辮子,既不利于梳洗,也不方便勞作。所以,辮子對他們來說更多的是一種負擔,勞作之時也只能把辮子圍在脖子上,以免影響干活。
現在保存下來的照片都是晚清時期的,照片中的男子編發已經是類似牛尾的粗長辮子,其實最早期的時候,清朝男子留的都是金錢鼠尾辮,這種髮型是只在頭上留一銅錢大小區域,編成小股的細辮,其余頭髮全部剃光。
1840年英國侵略者以貿易受挫為由發動鴉片戰爭,打開了大清封閉已久的國門,他們第一次見到了傳說中富有美麗的中國大地,也第一次見到了傳說中的中國人,結果卻令他們大失所望。
他們從未想象過世間會有這樣的髮型,他們難以想象馬可波羅書中的遍地黃金之地竟有如此荒謬的事情,而且那些中國男人的頭髮只像根臟兮兮的粗繩,毫無頭髮的光彩。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