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地球本身的南北磁極并不是正南北方向,而是有一定的傾斜角度,且會跟著晝夜、四季的變化而發生變化,且人體磁場的強度僅是地球磁場的千萬分之一,目前沒有任何證據表明地磁與睡眠之間的確切關系。
因此,關于睡覺朝向的問題,可以作為一種參考,但沒必要迷信。與其關心朝向問題,不如調整其他影響睡眠的因素,比如把睡姿調整到最舒服的狀態,或者調整好睡眠的環境、時間和習慣等。
除了睡眠的朝向外,睡眠的姿勢也是大家經常討論的問題,有傳言稱側睡是最健康的姿勢,還能降低疾病風險,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神經科學雜志》曾在2015年發表過一項由紐約州立石溪大學的研究人員進行的研究,研究人員發現側睡相較于躺著、趴著睡,或更有助于清除大腦內的廢物,幫助降低阿爾茲海默癥、帕金森疾病以及其他神經的病變風險。
研究人員通過動態增強的磁共振成像對大腦內復雜的淋巴途徑進行成像,結果發現在側睡狀態下淋巴系統表現最為有效,可以幫助清理大腦中的β淀粉樣蛋白、tau蛋白等廢物及其它有害的化學物質,減少它們對大腦的負面影響,降低老年癡呆的發病風險。
日常生活中,睡姿不正確,不僅會影響人的睡眠品質和精神狀態,而且還有可能給年老體弱的人帶來健康風險,尤其是以下兩種睡姿,不建議老年人使用。
左側睡
左側睡覺可能會導致心臟壓力增加,讓心臟的心電活動改變。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